7月份美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凸显了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扭转这一趋势时面临的挑战。
美国农业部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农产品出口落后于进口49.7亿美元,缺口较上年同期扩大9%,创下当月最大纪录。这使得今年前七个月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前所未有的336亿美元。
今年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进口激增,而与此同时,特朗普却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力图缩小整体逆差。这进一步巩固了自总统第一任期以来一直在形成的转变:长期以来一直保持巨额贸易顺差的农产品行业正逐渐成为净进口行业。
这种命运的变化源于农作物和畜牧业产能扩张受限、海外竞争加剧以及美国人对进口商品需求的不断增长。特朗普的贸易战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迫使全球最大农作物进口国中国更加依赖巴西的供应。美国也在国内加工更多农作物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从而减少了可供出口的过剩产量。
2025年前七个月,美国进口了超过1320亿美元的农产品,同比增长近8%。与此同时,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农产品出口额下滑1.3%,至988亿美元。
美国于8月份正式实施新一轮全面关税,在4月份实施的基准税率基础上进一步加征。
在历届政府的领导下,美国发展了“粮仓外交”,将美国丰富的农业资源既当做“胡萝卜”,又当做“大棒”。将美国剩余的农作物以援助或出口的形式出口到海外,成为一种低风险的维系关系的方式。禁止向敌对势力出售粮食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外交政策手段。
如今,美国农业力量的源泉正在迅速萎缩。过去七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玉米、大豆和小麦出口国,如今却面临着持续的农业贸易逆差。据美国农业部预测,截至9月30日的财年,美国农业贸易逆差估计为190亿美元,预计到2024财年将激增至近280亿美元。
目前,美国占全球大豆出口的不到三分之一,相当于巴西出口量的一半。小麦出口量位居第四,远远落后于位居第一的俄罗斯。“看看俄罗斯的粮食出口到哪里,再看看那些没有签署联合国针对俄罗斯决议的国家。名单基本上都一样,”尼尔森说道,他指的是去年3月2日举行的一次会议,当时五个国家投票反对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包括中国、印度和南非在内的35个国家投了弃权票。
同样,特朗普与中国的贸易战也加速了中国减少对美国谷物和其他食品供应依赖的努力。2022年,美国产品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8%,低于2009年的27%。